月經正常 vs 陰道異常出血:香港醫生教你點分辨
好多女士一見到出血,就以為係「來M」。但其實唔係所有出血都係月經,如果出血時間唔對、量唔對、顏色異常,就有機會係「異常出血」,背後甚至可能係健康警號。
今日就同大家拆解 點分正常月經同異常出血,同埋講下常見成因。
點先算正常月經?
週期:21-35日一個循環
持續:2-7日
血量:適中,唔會一下子好多
顏色:暗紅,不凝固,無明顯臭味
小浮動屬於正常,例如週期偶爾提前幾日或者推遲,都唔需要太擔心。
異常出血嘅特徵
非經期出血(例如剛完M幾日又有血)
月經週期亂晒,提早或者延後好多
血量突然多咗/少咗
血色鮮紅或者發黑,有血塊
出血伴隨 下腹痛、異味、白帶增多
常見原因
1. 內分泌失調
長期熬夜、壓力大、過度節食,都會搞亂激素水平。
有啲女士係因為 多囊卵巢綜合症 或 甲狀腺疾病 而經期大亂。
2. 婦科疾病
炎症:陰道炎、子宮內膜炎,會令黏膜受損,導致出血,仲會有異味、痕癢。
腫瘤:子宮肌瘤、宮頸癌。前者常見表現係經量多咗;後者早期可能只係「接觸性出血」,例如行房或做婦科檢查後有少量血。
3. 妊娠相關
先兆流產:早孕期少量出血+下腹痛,要即刻就醫保胎。
宮外孕:通常伴隨劇痛,大量出血,情況危險。
產後/流產後:如果子宮收縮差或者有胎盤殘留,可能會持續流血。
4. 其他因素
宮內節育器放置/取出
陰道外傷、異物
服用緊急避孕藥
案例分享
👩🏻 32歲嘅黃小姐,兩個月內出現三次「非經期」出血,以為係壓力大搞到M亂。去到婦科檢查後發現係 子宮內膜息肉。醫生幫佢做咗小手術切除,之後月經週期回復正常。
黃小姐話:「如果唔去檢查,可能一直都唔知。慶幸自己冇拖延,否則長遠仲影響懷孕。」
醫生提醒
香港浸會醫院婦產科陳醫生指出:
「異常出血背後嘅成因好多,唔可以掉以輕心。最重要係 及早檢查,排除腫瘤等嚴重病因,再針對性治療。」
溫馨提示
唔好自己估:任何異常出血,都應盡快去正規醫院婦科檢查。
定期檢查:建議每年做一次婦科檢查+子宮頸抹片。
養成健康習慣:避免熬夜、保持均衡飲食,減少內分泌紊亂。
⚠️ 記住:「異常出血」唔等於一定係大病,但絕對唔可以忽視。 及早發現、及早處理,先至能真正保護自己健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