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唔止係小事!子宮肌瘤定腺肌症?香港婦科醫生教你分辨同治療
香港唔少女士每個月都被經痛困擾,有啲甚至痛到要請假、食止痛藥都冇用。不過,經痛唔一定係「普通生理期反應」,有時背後其實係子宮肌瘤或者子宮腺肌症作怪。兩者都屬於子宮常見疾病,但治療方向卻完全唔同。究竟點樣分?又應該幾時睇醫生?
一、子宮肌瘤 vs 子宮腺肌症:分別唔止一點點
根據香港婦產科學會數據,大約每五位40歲以上女性,就有一位有子宮肌瘤;而子宮腺肌症則多見於30至50歲之間、有生育史或人工流產史嘅女性。兩者都可能導致經痛、月經量多、肚脹等症狀,但成因、病理位置完全唔同。
| 對比項目 | 子宮肌瘤 | 子宮腺肌症 |
|---|---|---|
| 成因 | 子宮平滑肌細胞過度增生形成腫塊 | 子宮內膜組織「鑽入」肌層 |
| 痛楚特徵 | 經期痛但可忍受 | 經痛劇烈,止痛藥難止 |
| 月經量 | 多、周期長 | 極多、經期延長、血塊多 |
| 子宮形態 | 外形凸起或變大 | 子宮整體腫脹但邊界模糊 |
| 檢查方式 | 超聲波或MRI明確見瘤體 | MRI或經陰道超聲波可見子宮肌層變厚 |
【醫生觀點】香港醫院婦產科劉醫生指出:「臨床上,好多病人一開始以為自己係肌瘤,其實係腺肌症,因為兩者症狀太似,唯有靠影像學檢查先分得清。」

二、真實個案分享:拖延治療只會更辛苦
住喺荃灣嘅陳太分享:「我以為經痛係壓力大,成日食止痛藥頂住。後來驗出原來係腺肌症,子宮比正常大咗成一倍。醫生話如果再拖,可能連懷孕機會都冇。」
香港醫管局報告顯示,子宮腺肌症若無適當治療,約四成患者會影響生育能力。相反,子宮肌瘤視乎位置,有時可透過手術切除保留子宮功能。
三、治療方式:視情況而定
1. 保守治療(輕度症狀)
藥物調經:服用避孕藥或黃體素控制荷爾蒙水平。
止痛藥/消炎藥:暫時緩解經痛。
子宮內釋放系統(IUS):例如含左炔諾孕酮(LNG)的避孕環,可令經量減少、痛楚改善。
2. 手術治療(中至重度症狀)
子宮肌瘤切除術(Myomectomy):適合仍想生育女性。
子宮切除術(Hysterectomy):嚴重腺肌症或多發性肌瘤者常見選項。
高能聚焦超聲(HIFU):新興微創技術,毋須開刀、保留子宮。
【專家建議】「選擇治療唔一定要一步到位切除子宮,要睇年齡、生育計劃同症狀嚴重程度,」黃醫生補充道,「而且香港亦有引入HIFU同微創技術,康復期快過傳統手術三分之一。」
四、香港 vs 深圳:治療費用與差異
| 項目 | 香港私家醫院 | 香港公立醫院 | 深圳正規婦科醫院 |
|---|---|---|---|
| 超聲波檢查 | HK$800–$1.500 | 約$500 | ¥200–¥300 |
| 藥物調理 | HK$500–$1.000/月 | 約$200/月 | ¥150–¥300/月 |
| HIFU治療 | HK$30.000–$50.000 | 暫未普及 | 暫未普及 |
| 子宮切除手術 | HK$60.000起 | 約$20.000 | ¥5.000–¥18.000 |
不少女士選擇北上深圳進行HIFU或腺肌症治療,原因除咗費用低外,仲因為等待時間短、配套完善。
不過香港醫生提醒:「要確保係有衛健委認可嘅正規醫療機構,唔好貪平選無牌中心,否則有感染風險。」
五、總結
經痛唔一定係「女人天生辛苦」,有時係子宮肌瘤或腺肌症嘅信號。早啲求診、做超聲波檢查,唔單止可以及早治療,仲可以保留生育功能。
【醫生寄語】「如果經痛越嚟越重、經期越拖越長、血量明顯增加,就唔好再拖,至少搵醫生排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