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肥大是怎麼回事?病因與症狀全面解析,手機屏幕亮起體檢報告推送的那一刻,32 歲的林女士剛咬了口早餐包子,手卻突然僵住了 ——“宮頸肥大” 四個黑字刺得她喉嚨發緊。 相信不少姐妹都有過這種經曆,體檢單上突然冒出個陌生病名,瞬間慌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到底嚴不嚴重? 會影響生寶寶嗎? 其實宮頸肥大是婦科門診的 “常客”,但很多人對它一知半解。 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講,把它的來龍去脈摸個透。
炎症反複 “搞破壞”
要說宮頸肥大的頭號 “元凶”,慢性炎症絕對跑不了。 咱們的宮頸就像子宮門前的 “忠誠保安”,可一旦陰道裏的菌群失衡,細菌、病毒這些 “壞家夥” 就會趁機溜進來搗亂,引發宮頸炎。 要是炎症一直拖著不根治,今天消下去明天又冒頭,宮頸就像被反複浸泡的海綿,整天又紅又腫。 時間久了,裏面的纖維組織瘋狂增生,可不就越來越 “胖” 了嘛!
身邊不少姐妹都栽在這上面。 比如小張,黴菌性陰道炎總是斷斷續續,癢了就自己買點洗液沖沖,覺得忍一忍就過去了。 結果炎症順著往上跑,最後查出宮頸肥大。 還有些姐妹經期偷懶,一整天不換衛生巾,或者用了質量不好的衛生用品,都給細菌創造了 “溫床”,不知不覺就埋下隱患。
看不見的病原體 “偷襲”
除了炎症,一堆肉眼看不見的病原體也可能盯上宮頸。 支原體、衣原體、各種細菌病毒,這些 “小敵人” 一旦入侵,就會在宮頸裏搞破壞,刺激組織發生病變。
很多時候感染都悄無聲息。 有些小情侶性生活前後不注意清洗,男生攜帶的病菌就可能傳染給女生;還有些姐妹做過人工流產、生寶寶,要是手術器械沒消毒到位,或者術後沒好好護理,病原體就會趁虛而入。 我有個朋友,感染了 HPV 後沒當回事,覺得沒症狀就不用管,結果複查時發現宮頸已經開始肥大了。
其他 “幫凶” 也不少
除了上面這些,還有些因素也會推波助瀾。 有些女生天生宮頸發育就不太好,結構功能有缺陷,就比別人更容易中招。 另外,卵巢要是出問題,雌激素分泌過多,也會讓宮頸組織瘋狂 “生長”。 像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體內激素亂套了,常常也會合並宮頸肥大。>>>>宮頸肥大是怎麼回事?馬上點擊咨詢
白帶 “不對勁” 是最明顯的警告
白帶就像女性健康的 “小信使”,宮頸肥大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白帶變樣。 正常白帶應該是清清爽爽的,像蛋清一樣透明,沒啥異味。 可要是得了宮頸肥大,白帶不僅會變多,還變得黏糊糊的,顏色發黃,聞著一股酸臭味,跟濃鼻涕似的。
35 歲的陳姐就吃過這個虧。 前陣子她發現白帶多得離譜,一天得換好幾次內褲,顏色黃得不正常,還臭烘烘的。 她以為是普通陰道炎,自己買藥洗了好久都沒用,最後去醫院一查,才知道是宮頸肥大在作怪。
同房後出血,千萬要重視
有些姐妹在同房後發現內褲上有血跡,別不當回事! 這很可能是宮頸肥大發出的 “危險信號”。 炎症長期刺激下,宮頸組織變得特別脆弱,稍微摩擦就容易破皮出血。 有時候婦科檢查,醫生用器械碰到宮頸,也會出現少量出血。
28 歲的小劉就經曆過這種嚇人的情況。 第一次同房後發現出血,她以為是月經提前了,沒放在心上。 結果後來又出現幾次,嚇得她趕緊去醫院,最後查出是宮頸肥大合並宮頸糜爛,還好發現得早,及時治療了。
這些 “小毛病” 也別放過
除了上面兩種,還有些容易被忽略的症狀。 比如老是覺得腰酸,小肚子墜脹不舒服,特別是來月經、上廁所或者同房後,症狀更明顯。 這是因為肥大的宮頸拉扯壓迫周圍組織,炎症還可能蔓延到盆腔,引起盆腔充血。 有些姐妹甚至會尿頻尿急,這是因為宮頸離膀胱太近,腫起來後壓迫到了膀胱,影響正常排尿。
雖然宮頸肥大不像癌症那么可怕,但也絕不能掉以輕心。 多了解這些知識,才能及時發現問題。 要是發現自己有這些症狀,別猶豫,趕緊去正規醫院檢查。 平時也要多注意私處衛生,避免不幹淨的性生活,定期做婦科檢查。
關鍵詞:
預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