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部痕癢反覆發作?醫生話你知點分原因,點樣揾到對症治療
「啲痕癢搞到瞓唔到覺,仲以為自己有大病!」——李小姐(32歲,香港觀塘)第一次因為外陰痕癢去睇醫生,先發現原來唔係一種病,而係好多唔同原因都可以導致。陰部痕癢雖然好普遍,但成因由輕微過敏到皮膚病、感染甚至腫瘤都有,所以唔可以掉以輕心。
陰部痕癢常見成因
梁醫生(香港婦產科專科)解釋:「女士陰部痕癢唔一定代表陰道炎,皮膚問題、荷爾蒙改變甚至慢性病都可能有影響。」
幾個最常見原因包括:
感染
念珠菌(俗稱酵母菌)、細菌性陰道炎、滴蟲、甚至性傳播感染(如披衣菌、淋病)都可以導致痕癢。
皮膚疾病
外陰濕疹、牛皮癬、或者硬化性苔癬(Lichen sclerosus),都會令皮膚出現白色斑塊、瘙癢同痛楚。長期冇處理仲有機會增加外陰癌風險。
過敏反應 / 刺激物
用咗有香料嘅護墊、清潔液、洗衣粉,或者長期着緊身褲,都容易令皮膚過敏或焗住痕癢。
荷爾蒙變化
更年期女性因為雌激素下降,外陰黏膜會變薄、乾燥,容易痕癢。
病人真實經歷
陳太(45歲,深圳福田):「我以為係普通炎症,自己買抗真菌藥膏搽,但一個月後仲係好痕。之後睇醫生驗咗,原來係硬化性苔癬,要長期跟進。」
呢啲案例提醒大家:自己亂買藥膏,可能拖延病情,仲錯過咗及早治療機會。
醫生點樣診斷?
唔同原因痕癢,治療方法差好遠,所以醫生通常會:
問診同檢查外陰皮膚變化
抽取分泌物,顯微鏡檢查有冇細菌、念珠菌、滴蟲
測試 pH 值、做培養或核酸檢測
若懷疑皮膚病(例如硬化性苔癬),可能要做活檢
治療方向
治療要根據成因:
真菌感染:抗真菌藥膏或栓劑,有需要加口服藥
細菌感染:抗生素藥物,療程一般 5–7 日
滴蟲感染:需要口服抗原蟲藥,性伴侶亦要一齊治療
皮膚病(濕疹、苔癬):用類固醇藥膏、免疫調節藥,長期隨訪
更年期陰道乾燥:局部雌激素治療或潤滑保濕產品
香港 vs 深圳:費用對比
香港私家診所:一次婦科檢查+藥物,大概 HK$800–$1800
深圳公立醫院:門診檢查+藥,大概 ¥200–¥500
公立 vs 私家:香港公立醫院輪候時間較長,但費用較低;深圳私立醫院就診速度快,但要慎選正規醫院
自我護理同預防貼士
保持清潔乾爽,用清水沖洗即可
避免用香味護墊、強力清潔液
選擇棉質透氣內褲,避免長時間着緊身褲
性行為後注意清潔,必要時使用安全套
有長期病(如糖尿病)要控制血糖,減低感染風險
何時要睇醫生?
痕癢超過一星期都冇改善
分泌物異常(顏色、氣味、質地改變)
陰部有破損、潰瘍、白色硬斑
性行為後經常感到疼痛
總結
陰部痕癢唔一定係小事,背後成因好多樣,由簡單感染到慢性皮膚病甚至腫瘤都有可能。最穩陣嘅做法,係及早求醫,揾清楚原因,對症下藥。平時注意衣物同清潔習慣,亦有助減低復發機會。
關鍵詞: